8.3!信息通信業拉動經濟增長動力持續顯現
信息來源:人民郵電網 發布時間:2022-07-25
7月19日,工業和信息化部發布了上半年工業和信息化發展情況。數據顯示,上半年,信息通信業發展穩中向好,信息通信技術與經濟社會各領域加快融合,電信業務總量同比增長22.7%,電信業務收入增長8.3%,高于GDP增速5.8個百分點,為拉動經濟增長作出積極貢獻。
8.3%——電信業務收入保持高速增長。在全國疫情呈現區域性多點散發、經濟下行壓力加大等因素影響下,信息通信業保持了總體平穩的態勢,成為上半年經濟發展的亮點。電信業務收入保持8.3%的增長,可謂來之不易,那么增長的動力從何而來?
“個人及家庭業務收入穩定增長鞏固了行業基本盤。這部分收入占全行業收入的比重超過50%。”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院長余曉暉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上半年,隨著存量用戶持續向5G和千兆光網遷移,帶動移動電話用戶和固定寬帶用戶價值企穩回升,個人、家庭業務收入同比增長約3%,成為行業穩增長的壓艙石。另外,政企數字化業務收入帶動作用持續增強。基礎電信企業為政企用戶提供云計算、大數據、人工智能、集成應用等數字化服務,帶動新興業務快速發展,同比增長36.3%,增速連續13個月高于30%。
10萬億元——數字產業發展韌性彰顯。在國際環境復雜多變和國內疫情影響下,數字產業彰顯出強勁的發展韌性。數據顯示,1—6月,電子信息制造業、軟件業、通信業和互聯網收入總規模突破10萬億元。“這說明,數字經濟越發成為國民經濟發展的穩定器和加速器,成為應對國內外影響的重要對沖力量。”余曉暉表示。
數字經濟對經濟增長的拉動作用不斷增強,數字產業規模持續提升。上半年,網上購物、在線教育、遠程醫療等“非接觸經濟”全面提速,數字產業保持良好增長勢頭。1—5月,電子信息制造業、軟件業收入同比分別增長7.4%和10.6%,為經濟穩增長作出積極貢獻。與此同時,數字技術賦能行業轉型持續深入。上半年,全國5G應用項目累計超過兩萬個,“5G﹢工業互聯網”在電子設備制造、裝備制造、鋼鐵等10個重點行業形成20個典型應用場景。
24.6%——電信固定資產投資助力經濟穩增長。在全國固定資產投資增速持續放緩的情況下,電信固定資產投資依然保持高速增長。上半年,電信固定資產投資達到1894億元,同比增長24.6%,較全國固定資產投資(不含農戶)增速高18.5個百分點。
“這為擴大有效投資,助力經濟穩增長作出了積極貢獻。”余曉暉表示,短期看,基礎電信企業加快推進“雙千兆”網絡協同發展,積極落實“東數西算”,網絡基礎設施的投資力度明顯加大,直接促進通信設備、服務器、智能終端等產業發展,帶動效應還進一步向網絡維護、數據中心建設運營等下游產業傳導滲透。
數據顯示,截至6月底,我國累計建成開通5G基站185.4萬個,部署具備千兆網絡服務能力的10G PON端口1.75萬個,5G用戶突破4.55億戶,千兆光纖用戶達到約6000萬戶,“雙千兆”網絡建設與用戶發展規模均保持全球領先。
探索ToB ToC應用創新——賦能傳統產業數字化轉型。在電信業務總量保持高速增長的同時,行業結構也在不斷優化。上半年,新興業務成為電信業發展的重要動力,移動互聯網新應用蓬勃發展,信息消費規模持續擴大。可以預見,隨著行業結構的優化,信息通信業將持續保持良好發展勢頭,賦能經濟社會轉型發展的效應將加速釋放。
隨著5G、千兆光網、數據中心的加快建設,網絡基礎設施將加速向高速泛在、天地一體、云網融合、智能敏捷、綠色低碳、安全可控的智能化綜合性數字信息基礎設施演進升級,將有力支撐實體經濟數字化轉型升級。
按照工信部的部署,今年全年將新建開通5G基站60萬個,總數超過200萬個,實施5G行業應用“十百千”工程,助力產業數字化轉型。未來,5G典型應用將進一步加快向工業、醫療、教育、交通等領域推廣落地,應用模式將從場景化應用向打通企業生產流程的整體解決方案加速轉變。
“信息通信行業應加快從通信服務的提供者向實體經濟數字化發展的使能者轉型升級。既要提升傳統業務的服務能力和水平,實現質的穩步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長,又要加快工業互聯網創新發展,積極探索5G ToB和ToC應用創新,賦能傳統產業數字化轉型升級,催生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余曉暉表示。